零八小说

首页 > 小说资讯 > 《驻深办主任》兰晓诗韩江林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小说完整版《驻深办主任》兰晓诗韩江林

《驻深办主任》兰晓诗韩江林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小说完整版《驻深办主任》兰晓诗韩江林

发表时间:2025-04-04 19:57:13

驻深办主任

斯力/ 著 |短篇小说|连载中|qywx

这里为您提供正在热推的由“斯力”大大原创的以兰晓诗韩江林为主角的小说资讯小说,驻深办主任全文阅读。
小说介绍
小说推荐《驻深办主任》,现已上架,主角是兰晓诗韩江林,作者“斯力”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,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:当他把手表举到眼前观看时,秒钟的每一次移动,都宛如弘福寺里那只敲打晚钟的木棰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。   美丽如花的兰晓诗怎么样了?这个问题把韩江林放到了一个客体的位置上,而不是爱人的位置上。最近以来,每当面对伟大的情人罗丹用生命留给他的儿子韩丹时,他无法预料到兰晓诗会有些什么想法。如果他们像电话里预定...
小说试读

   兰晓诗把身体碰了碰韩江林,笑着说,你身上有许多坏毛病,但从来不是那种带污点的画眉。
   我感觉心灵好像迷失了原始森林里,压抑、郁闷,不知道出路在哪,晓诗,你的话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,只是我仍然不知道该从何着手。
   兰晓诗伸手轻轻握了握他的手,给了他一点鼓励,咱们别着急,生命在于运动,机会在于寻找,必须要出去寻找,因为机会不是收水电费,不会主动找上门。
   兰晓诗笑问,你每天早晨到街头走一走,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沿海的失地农民,每天早晨骑着一个自行车到街头、工地上到处转悠,哪里有活路做就寻到哪里,内地来的农民工,往往集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街头,等候用工单位或者老板来叫他们,前者为主动出击寻找机会,后者则被动地守株待兔,两种都符合经济学原则,前者四处寻找活动,因为他熟悉本地,很快就能够找到用工的单位,后者缺乏这种资本,所以守株待兔是最经济的原则,你想一想,你现在属于什么?
   兰晓诗的比喻让韩江林开心一笑,我至少还不是一无所有的农民工嘛。
   对喽,那你就得根据自己的情况,采取出击而不是守候的办法。
   韩江林见四下无人,主动拥抱了一下兰晓诗,谢谢你,晓诗,你就像我生命中的星星,总是挂在前方引导着我人生的方向。
   
  上帝把你面前的门关上,会为你准备另一扇门。
  坐着公共汽车穿越闹市区,前往办事处开会,韩江林心里反复咀嚼着这句话。今天是韩江林决心改变自己,以崭新面孔面对生活的第一天,这个改变就从放下官僚架子,与老百姓一起挤公共汽车开始。
  韩江林记得小时候养父曾经给他说过一段精彩的话,说古人轻易辞皇帝,今人重县令,古代的皇帝尧舜等为百姓整日操劳,辛苦而没有报酬,许由听到议论要他当皇帝,就跑到河边去洗耳朵,肯定是没有牺牲精神,不敢承担为天下百姓付出的勇气和责任;后世的县令因为利禄丰厚,哪怕是七品芝麻官也趋之若骛,因为即使在东汉后期到三国时代的乱世,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”,县令至少还有牛车坐。
  养父谈的是古代事,韩江林想的是当今现实,即使比白云更小的县,县长书记除了屁股下坐一栋楼,手里还随时有可以调配的数百万上千万资金,一届下来几个亿,只要像歪和尚一样,动一动歪脑筋,几个亿资金换个几十万的零花钱没什么问题。在县长任上仅一年余时间,韩江林退掉或者婉拒的礼金多达二百余万元。这种丰厚的回报足以与“一年清知府,十万花花银”相匹敌了。像韩江林一样在县长任上遭遇滑铁卢的县长,如果既没有文凭、也没有社会关系,只会钻营当官,除了当官时按照秘书写的文件吆喝几声,下台后一无是处的官员,会因为地位及经济收入的巨大悬殊而患上忧郁症。一些人长期在官员位置上春风得意,形成了养尊处优、缺乏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,下台后既受不了门庭冷落的际遇,又受不了人们的白眼,于是在孤寂中迅速衰老死掉。韩江林自视甚高,更兼了有亲生母亲这个良好的资源平台,目前对失去县长职位并不十分在意。自离开岗位以后,心理仍然感觉到空前的压力,甚至在精神抑郁症的边缘徘徊。兰晓诗的回归让他沉浸在旧爱的欢乐中,暂时忘却了痛苦。晓诗的一番晓喻,更令韩江林醍醐灌顶,感觉该到了以新的精神面貌面对新生活的时候了。
  公共汽车仍然十分拥挤,里面有一些衣冠楚楚的白领,更多的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,和涌进城的农民工。在车子停下来的时候,农民工身上浓重的汗味在车厢里弥散开来。说实的话,韩江林现在对浓重的汗味有一种本能的婉拒。他上车时已经做好了准备,趁人少的时候挤到一个靠窗角落坐下,一边欣赏着窗外的城市风景,一边观察着车内的动静,一边疏理着这一段时间积攒在脑子里的混乱问题。
  在车的行进中,韩江林用冷静目光观察着。车里就是一个小小的世象,透过这个世象可以看到中国社会中最本质的东西,观察、掌握和运用这些东西,促使一个发端时只有几十人的小党,造就了一座崭新的共和国。一位后马克思主义者曾经说过,革命者一旦获得成功,会成为反革命。现在很多党员,特别入则住高楼大厦、出则乘香车宝马的党员干部,离这些东西是越来越远了。即使仍然有人试图保持这种传统,由于位高权重,缺乏对社会的理解,心理上自然缺乏安全感,接触普通群众的方式变成了前呼后涌、高车塞道,所谓下基层、接近群众变成了蜻蜓点水般的形式主义。
  想着自己与眼前这些曾经兄弟们的距离,韩江林感到悲哀。从理念上说,韩江林拒绝农民工这个概念,这是一种源于体制,最终酿成社会心理隔膜的悲剧,却不得不由小人物来承受了,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在这里可以得到解释的缘由。
  现在我也是一个农民工了。心里这么想的时候,韩江林笑了起来。许多农民工进城,是因为在家乡失去了土地,或者土地上的收成不足与以城市务工的收益相提并论。看着他们,想着自己,韩江林又回忆起刚出门就一直反复咀嚼的话。
  这一句话通常的意思是,上帝把你面前的门关上,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。但是,这另一扇门上帝真的会自己打开么?机会从来不会给无准备的人,当上帝把你面前的门关上,而你自己又仍然对上帝的仁慈坚信不已的时候,或许你将会在黑暗中度过整个后半生。
  上帝为我们准备的大门,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打开的。自从挤上公共汽车的那一刻起,他决定不抱守残缺,将为推开人生下一道门做充足的准备。
  离办事处还有一半路程,韩江林接到办事处副主任鲍国际的电话,问他到了什么地方,办事处的全部员工已经全部到位,恭候韩主任大驾光临。挂了电话,韩江林想起名字与性格的关系,这位鲍国际正好体现了此公的性格,眼大能力小,到处抓扒,什么生意都想做,但做事没有三分钟热度,激情一过,一桩眼看着要有大利的生意又像到手的鱼一样跑掉。但他为人热情豁达,在深圳建立了不少关系,和南原市的官场商界亦熟,这一优势被新任市委书记看中,隆重请他出山,担任南原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,据说此公还颇摆了一点谱谱,婉拒了几次,弄得组织部李副部长为了书记交办的任务,差不多三顾毛茅方才请动了他这尊神。他只与韩江林接触过两次,一次是南原,另一次就是韩江林到办事处报到的短暂时会面。两次擦肩而过的见面他却弄得像熟稔已久的老朋友般热络。
  公共汽车站离办事处还有一小段路,韩江林下了车,步行走向办事处,抬头看办事处悬挂的招牌时,发现上面增添了一张新的条幅,写着:热烈庆祝办事处新领导上任。
  韩江林目光停留在条幅了,怔了几分钟后脸刷地红了,心想,这是什么事呢?有个大事挂个条幅增添一点喜庆,他一个小小的办事处主任到任,也挂条幅广而告之,这究竟是何意图?羞辱他吗?
  韩江林读过台湾作家龙应台的《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?》,书中大声疾呼摒弃的,就是这种标语式的形式主义,她说,要发扬中国文化于是四处树孔子像,贴大幅标语,好像标语一多,中国文化就振兴起来。后来,韩江林也看过网络上关于标语的议论,据记者调查,老百姓对于标语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,实则是最不相信的。它除了浪费钱财,除了写给领导看,满足某些习惯于形式主义的领导的虚荣心,或者间接地向更上一级领导表示重视此项工作,标语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。因为它既不是法则也不是规则,只是歇斯底里的无聊的呓语而已。正因为抱着这种想法,韩江林认为挂出这样的标语,明着是欢迎他,暗地里是让他蒙羞。
  韩江林猜测是办事处刘亦文副主任的意见。这种在行政机关混成老油条的人,别的东西学不会,当面一套背后一套、阳奉阴违倒是精熟。他对韩江林挂空衔头时,嘴上说对韩江林出任办事处主任热烈欢迎,背地里却四处放话,说韩江林一者年轻,没有社会经验,更缺乏在深圳这样前沿城市工作的经验,不适合于担任办事处主任。言外之意,他已经担任驻深圳办事处主任多年,已经具备了担任主任的资本,满心以为主任是到手的肥肉,没想到中途冒出了程咬金,把主任位置横空夺去,心里自然咽不下这口气。在上次见面会上,从他阴阳怪气的表情里面,韩江林心里十分不舒坦,只是自己正处于人生道路的低谷,不便于和他计较,干脆眼不见心不烦,采取了躲避的计策,隐居在家不在办事处露面。现在想来,逃避的策略是那么幼稚可笑。老百姓尚且说,躲得过初上躲不过十五,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。困难和不喜欢的人都是人生绕不过去的坎,必须勇敢和真诚地面对,必须想办法跨越。
  韩江林心里挺生气,在上楼梯的时候深呼吸了几次,让冒到喉头的火气重新咽回胸腔,脸上极力恢复从容淡定。鲍国际早已从窗子探出头来,见到了他的身影,还不待韩江林走进接待室兼小会议室,四个人都涌到楼梯口来,对韩江林夹道欢迎。韩江林一边和他们握手,一边观察鲍国际,个子不高,长相敦实,剪一个商界流行的板寸,一双明亮的眼睛溜溜地转,仿佛随时都在寻找机会,显得十分精明。
  办事处除了主任,一位是负责内务的郑虹,一位是负责外务兼司机的丘小兵。这就是办事处的全部兵马。遇到事急人员周转不开时,还会临时雇佣一些人,主要是南原在深圳的待岗人员,他们一边为办事处服务,另一方面办事处又给他们提供食宿。临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多,办事处事少,要得到办事处临时雇佣还得竞争上岗呢。
  在楼梯口举行过夹道欢迎仪式后,鲍国际说,要不先看看我们给你部署的办公室?
  韩江林心想,办事处那么窄狭,哪里还有自己的办公室了?他怀着疑问跟在鲍国际身后,进了一间狭小但部署得相当精致的小办公室。里面虽然逼窄了一些,但电脑、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。可谓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桌子摆在靠窗的地方,靠墙一端横摆着一张沙发兼小床,平时可以待客,还可以兼临时休息用。这样的办公室与韩江林在白云那间带厅、带卧室的县长办公室的豪气比较起来,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,但在深圳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,有这么一间办公室也足以令人称慕了。这件事让韩江林觉得,在办事处这样相对机关已经极度边缘化的地方,揣摩领导心里、为领导搞好服务这样的意识,并不比机关差,可见机关中某些潜规则、某些官场文化像盐分子、像细菌一样浸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、各个角落。
  韩江林用疑惑的神情看着紧挨着的鲍国际。鲍国际误解了他的意思,立即点头哈腰解释,花钱不多,花钱不多,都是请朋友帮忙装修的。
  这里原来是?

Copyright © 2025 冀ICP备14013349号-7 All rights reserved. 零八小说 侵权投诉 SiteMap